春节习俗:拜年的四种形式

编辑:祝福语   来源:zfy.kankanmi.com     点击:       评论

【网络综合-春节习俗:拜年的四种形式】
看看米祝福语频道为大家推荐【春节习俗:拜年的四种形式】,供大家参考!

拜年的四种形式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以下都是旧礼节,现在叩首、跪拜这种形式已经基本消失,仅在小孩向长辈拜年时还有)。

  一是走亲戚。
  其中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
  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
  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意。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
  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拜年的种类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飞贴——贺年片、贺年卡的源头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
  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

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旧时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看看米更新了最新的祝福语大全文章:春节习俗:拜年的四种形式

更多祝福语请登录看看米:http://www.kankanmi.com

祝福语短信大全

热门节日 春节 除夕 元宵 新春 端午节 七夕节 教师节 中秋节 国庆节 重阳节 光棍节 腊八节 小年 二月二 妇女节 清明节 愚人节 国际节日 新年 情人节 劳动节 母亲节 父亲节 儿童节 万圣节 感恩节 复活节 圣诞节 元旦 贺卡贺词 新年贺词 新年寄语 春节贺词 春节寄语 生日贺词 开业贺词 满月贺词 结婚贺词 红包贺词 寄语 贺卡 对联 春联 祝福短信 节日相关 节日祝福语 节日贺词 节日诗歌 节日习俗 节日晚会 节日放假安排 灯谜 其他祝福 中考 高考 结婚 生日 拜年 给朋友祝福 给老师祝福 给领导祝福 英语 新学期 毕业 给父母祝福 生孩子 校庆 周年庆 周末祝福 早晨问候 60大寿 80大寿 大寿 搞笑 升职 升学 考试 跨年 手机